在股市里,7亏,2平,1赚,大部分人都是韭菜,都要亏钱。但是证券公司却人人年薪百万,这让许多人倍感不公平。
前几日,国内头部券商中金公司一名员工因卷入“晒薪”风波被停职调查,还引发了热搜。
网传中金公司一名交易员的配偶晒出了其丈夫的收入证明,印有中金公司公章的证明材料显示,该交易员的月均收入为8.25万元。图片配文称:“93年老公的收入水平,所以算婚后财产吗?”
这种炫富的行为,不知道是一种什么心理。就如同江西周公子一样,他的炫富、炫权同样上了热搜,惹来大祸。
炫自己老公月入8万的女士同样惹祸。中金公司立即表示:“该事件已引起中金公司重视,涉事员工正被停职调查中。”
但是中金公司员工薪酬高的事实是无法否认的,都是上市公司,薪酬是必须公开的。
据Wind数据显示,人均薪酬方面,2021年中金公司以98.30万元的人均薪酬水平排名第一。中信证券、广发证券紧随其后,人均薪酬分别为89.37万元、82.97万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中金公司人均薪酬排名第一,但2021年98万元的水平,较2020年114.98万元的人均薪酬水平,仍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。
这已不是第一家券商员工因“晒薪酬”登上热搜。
无独有偶,今年1月6日,一张某证券公司非银分析师的工资单截图在网上流传。截图内容显示,这位分析师在2021年10月、11月的税前收入均超过10万元。截至2021年11月,这位分析师年内税前收入合计达224.67万元,同样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。
在引发了舆论热议之后,今年5月13日,中证协发布《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》(以下简称《指引》),自发布之日起施行。指引明确要求,证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时,应当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稳健薪酬方案,充分考虑市场周期波动影响和行业及公司业务发展趋势,适度平滑薪酬发放安排,同时做好薪酬激励的极值管控和节奏控制。
不过,一些抢滩中国市场的外资投行薪酬更高。今年6月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曾经做过统计,高盛高华、摩根大通证券(中国)两家外资券商2021年人均薪酬均超过200万元。摩根士丹利证券(中国)、瑞银证券、汇丰前海证券、高华证券、瑞信证券(中国)人均薪酬也超过百万。
对于证券公司员工收入过高,不知道各位读者如何评价?小编认为,金融行业收入偏高与他们赚钱相对容易有关,这是行业性质决定的。
证券行业为上市企业提供上市服务、为股民提供交易、为股民提供融资,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,都是坐着收钱的买卖。这钱来得太容易,所以就多发点。
有人说腾讯公司的平均收入也非常高,那也是因为这家公司赚钱较多,赚钱简单,不多发一些,怎么说得过去?
所以,如果是我,我绝不会骂他们收入高,而是想办法成为他们,你们说呢?
正如江西周公子人人骂,二舅人人夸,可惜人人都想成为周公子,而不是二舅,不是么?
磐点财讯,是磐石之心新媒体矩阵成员,专注报道财经资讯。
股民都在亏钱,90后券商交易员年入百万,谁的错?